SCI核心期刊查詢網(wǎng)提供SCI、AHCI、SSCI、國內(nèi)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詞匯多義現(xiàn)象認識和運用技巧

文章簡要:文章是一篇語言學論文,主要講述了從認知語言學角度闡釋詞匯多義現(xiàn)象和新改革發(fā)展方向等等。本文選自:《語言戰(zhàn)略研究》,《語言戰(zhàn)略研究》辦刊宗旨:服務國家和社會需求,研究現(xiàn)實語言問題,促進學術成果應用,構建和諧語言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主要關

  文章是一篇語言學論文,主要講述了從認知語言學角度闡釋詞匯多義現(xiàn)象和新改革發(fā)展方向等等。本文選自:《語言戰(zhàn)略研究》,《語言戰(zhàn)略研究》辦刊宗旨:服務國家和社會需求,研究現(xiàn)實語言問題,促進學術成果應用,構建和諧語言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主要關注的是語言社會學或宏觀社會語言學問題,涵蓋經(jīng)典語言政策規(guī)劃框架中的主要內(nèi)容,側重語言政策、語言規(guī)劃、語言國情、雙語教育、語言與社會、多元文化等。

語言戰(zhàn)略研究雜志投稿論文

  摘要:傳統(tǒng)語義學理論認為一詞多義現(xiàn)象是一個單一的語言形式具有的兩種或兩種以上密切相關意義的聚合?梢哉f此種理論并未把握多義現(xiàn)象的本質,傳統(tǒng)的成分分析法不能有效地區(qū)分一詞多義和同形同音異義詞,而認知語言學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認知語言學則認為多義現(xiàn)象是通過人類認知手段由一個詞的中心意義或基本意義向其它意義延伸的過程。

  關鍵詞:語言學角度,詞匯多義,語言學管理,語言學論文

  一、引言

  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有兩個或者多個義項,它作為人類自然語言的普遍現(xiàn)象,歷來是語言學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早期的語言學家如 Fodor、Trier 等從語義特征(semantic feature)或語義場(semantic field)等角度來研究語義,并未能把握多義現(xiàn)象的全部和本質。認知語言學家們則提出應結合人們的基本認知能力來系統(tǒng)地研究語言,他們將原型理論、范疇理論和框架理論等應用于語義研究,對多義現(xiàn)象做出了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

  二、多義現(xiàn)象

  根據(jù) Bolinger 的觀點,自然語言最理想的狀況應是一個詞形對應一種意義,反之亦然。然而,這種觀點盡管有助于消除歧義卻不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性原則,也不符合人類認知規(guī)律?陀^世界事物的無限性及人腦對信息的理解和儲存能力的有限性要求語言要以最少量的符號傳遞最大量的信息。因此,往往一詞被賦予多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一詞多義較難于學習,尤其對于二語學習者而言,更是學習的困難所在。

  一般說來,詞的義項變化主要有三種模式:( 一) 輻射型(radiation):派生義從基本義項向四周放射擴大,各個派生義項之間相對獨立。( 二) 鏈型(concatenation):詞義從基本義項開始派生出第二義項,第二義項派生出第三義項,以此類推。( 三) 綜合型(combination):此種模式綜合前兩種模式派生出新義項。如“pen”語義擴展為鏈型擴展:“硬質的羽毛”——“用來蘸墨水的硬質羽毛筆”——“蘸墨水的鋼筆”——“筆”。“face”以“臉”為核心輻射擴展為“面容;表面;方面;面對”而其中的面對又鏈式拓展為“正視;承認”,“正視”繼而又拓展為“(感到不能)對付;(明知不好辦而)交談;必須對付(某情況)”,從而形成了混合式語義擴展。那么各個義項之間又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建立起聯(lián)系呢? 認知語言學的原型范疇理論以及意象圖式的隱∕轉喻映射為此提供了理據(jù)。

  三、多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機制

  中心詞義往往是范疇理論中的原型,繼而通過輻射、鏈式或者綜合式形成其他義項。

  (一)原型范疇理論

  在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范疇理論中,范疇的邊界是清晰而非模糊的,范疇由范疇成員的共有特性來界定,一個物體若具有某范疇成員的所有共性,則它屬于該范疇,否則就不屬于該范疇。但此種觀點在六十年代受到了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的質疑。羅施、拉波夫等人通過對不同文化范疇形成進行比較建立了原型范疇理論。根據(jù)該理論,原型(prototype) 是同一個概念范疇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員。判斷某物體是否歸入某范疇不是看它是否具有該范疇成員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與其類典型之間是否具有足夠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某些具有顯著特征的基本物體構成了基本層次范疇,這些基本層次范疇讓人們付出最小的認知能力而收獲最大量的信息。在基本層次范疇之上和之下分別有高層次范疇和低層次范疇,如“鳥”是基本層次范疇,在它之上有更高層次范疇“動物”,在它之下有更低層次范疇“燕子”,“麻雀”,“老鷹”等,他們構成了上下義的關系,但原型既不是最抽象的上義詞“動物”,也不是最為具體的“燕子”,“麻雀”,“老鷹”等,而是其中的黃金中位詞“鳥”。

  類典型效應和范疇理論為解釋一詞多義現(xiàn)象提供了新的視角。詞義可納入語義范疇,因為語言結構同其他概念結構一樣,都是建立在同樣的認知機制之上的。在一個詞的諸多義項中,各義項的地位并不平等,有一個是更為中心或核心的意義,因而成為其它詞義的原型,一般的語義原型都是最為常用的詞義;其它詞義都是在該原型詞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來的或輻射出來的,從而形成了詞義的輻射范疇。簡言之,多義范疇就是一個以原型意義為中心不斷向外擴展的結構。以形容詞 hot 為例,其9個義項如下:(1)熱的,燙的;(2)(指人)感到熱的;(3)(指調味品等)辣的;(4)使人感到熱的;(5)強烈的,熱烈的;(6) (獵物的嗅覺)新鮮而強烈的;(7)指(新聞)新鮮的,引起轟動的;(8)指(音樂)節(jié)奏感強、情緒激昂的,扣人心弦的;(9)指(競賽者)技術高明的,令人贊嘆的。其中“(1)熱的”為hot的原型義項,第(2)至(9)義項都是圍繞該義項衍生出來的。衍生出來的9個義項之間至少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的屬性,但沒有任何屬性是所有成員都共有的。所有義項的家族相似性表現(xiàn)在都與溫度升高或情緒激動有關。各義項間的關系可用以下圖式來表示:

  原型語義(1)通過輻射型將語義擴展到(2)、(4),(1)、(4)、(5)、(9)又形成明顯的鏈型擴展模式,hot詞義擴展結合這兩種語義擴展模式,形成了綜合型的語義擴展模式。在英語一詞多義中,很少見到單一的輻射型和鏈型擴展,大多數(shù)語義擴展模式都是綜合型的。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輻射型語義擴展所得到的幾個義項并非完全對稱的關系,(5)輻射擴展到(6)、(7)、(8)和(9),顯然(6)、(7)、(8)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闡釋強烈,而(9)指( 競賽者) 技術高明的,令人贊嘆的,指其技術高明可令人有感到新鮮、激動,與前三項熱烈激動程度明顯削弱。

  (二)隱喻和轉喻認知語言學的觀點認為,多義詞是在一定的意象圖式基礎上通過隱喻和轉喻手段而形成的。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與外界事物和現(xiàn)象形成相互作用的關系,這種關系反復作用于人腦時,人腦便會形成意象圖式,即人類經(jīng)驗和理解中一種聯(lián)系抽象關系和具體意象的組織結構。意象圖式是反復出現(xiàn)的對知識的組織形式,是理解和認知更復雜概念的基本結構。在日常生活中,當新的概念、新的范疇出現(xiàn)時,人們不是無止境地創(chuàng)造新詞語,而是利用大腦認知活動的特點,通過意象圖式的作用,將新認識的抽象概念與已知的事物相聯(lián)系,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點,用已知的、具體的事物表達新的、抽象概念,這樣一來就產(chǎn)生兩個認知域,即由源域 (source domain) 到目的域 (target domain) 的認知投射或映射(mapping)。這種投射有兩種,一種是從物理的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隱喻投射,另一種是從基本層次范疇到高級層次范疇或低層次范疇的轉喻投射。隱喻投射是以事物間的相似性為基礎的,如“The price is high.”中的“high”的意義可視為“The hill is high.”中 high 的概念映射;前者表達抽象意義,后者表達具體意義,二者的投射以 MORE IS UP 這個意象圖式為中介。而轉喻投射則以事物之間的鄰近性為基礎,如在Let’s have a chat over a bottle中,以 bottle 轉喻wine。

  無論隱喻還是轉喻都體現(xiàn)了認知語言學的哲學觀,即經(jīng)驗現(xiàn)實主義;此觀點具體可闡述為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由簡單具體到抽象復雜,由認識自身構造和經(jīng)驗到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即人→物→過程→空間→實踐→性質。仍以上圖中的hot為例,在英語中hot一詞最初用于熱量感知域(the domain of thermal sensations)表示“熱的,溫度高的”,其后逐漸映射到味覺感知域(the domain of taste sensation)表示“(調味品)辣的”,再到心理感知域(the domain of psychology) 表示“強烈的,熱烈的”,三者的映射可能基于相似的體驗,即無論是辣的食品,激動人心的消息還是情緒激昂的音樂都可能會導致人體溫度升高、心跳加快,產(chǎn)生熱感。(獵物的嗅覺)新鮮而強烈的;指(新聞)新鮮的;(音樂)節(jié)奏感強、情緒激昂的,扣人心弦的;(競賽者)技術高明的,令人贊嘆的,則分別反映不同的心理層面上的熱感體驗。由以上分析可見,隱喻和轉喻與多義詞的產(chǎn)生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作為人類重要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手段已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人們的概念系統(tǒng),決定著人們語言的運用。

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