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核心期刊查詢網提供SCI、AHCI、SSCI、國內核刊等期刊目錄查詢選刊服務,助力上萬名科研人員成功評職晉升!

中文、英文期刊目錄查詢系統(tǒng)

快速了解學術期刊目錄級別、選刊、行業(yè)刊物等解決方案

蒙古族有何消費價值觀

文章簡要:人們的需求是多層次和多方面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往往不能滿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因此貿易變得必要,因此蒙古人民對外國人貿易的依賴性強于農民。 為了獲得日常必需品,蒙古人不惜一切代價與鄰國交換不平等的交換。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經濟消費

  人們的需求是多層次和多方面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往往不能滿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因此貿易變得必要,因此蒙古人民對外國人貿易的依賴性強于農民。 為了獲得日常必需品,蒙古人不惜一切代價與鄰國交換不平等的交換。接下來小編簡單介紹一篇優(yōu)秀經濟消費論文。

消費指南

  多少年來,戰(zhàn)火已煙消云散,大規(guī)模遷牧生活依然不復返,形成的價值觀念卻被保留了下來,嵌在當今蒙古族價值觀里,尤其是對棄牧務農的蒙古族尤為明顯,影響著他們日常消費行為,所以作者在本文中嘗試著探索這種過度消費造成的消費結構不合理的觀念上的影響因素。

  消費結構是多層次、多角度的經濟范疇,消費結構由居民的消費活動決定,通過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影響國民經濟發(fā)展,消費結構也通過產業(yè)結構,最終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影響。截至目前,國內關于消費結構的研究幾近完善,尤其是自改革開放至今,對城鄉(xiāng)居民消費結構影響因素的研究層出不窮,但是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對消費價值觀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分析不夠透明,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對消費觀念的簡單描述,往往缺乏歷史取證。在消費觀念對消費結構的影響研究再冠以少數民族的特征,則明顯增加了其消費結構特征的歷史性和獨特性,同樣,蒙古族消費觀念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具有它的特殊原因和歷史依據,本文正是要試圖分析蒙古族消費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原因以及導致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后果。

  一、蒙古族消費價值觀的形成

  了解蒙古人的消費觀,首先要掌握蒙古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蒙古人對商品價值的理解和對金錢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其消費觀念。蒙古族游牧業(yè)生產產品單一性與人們無限需要的多樣性與層次性之間的矛盾,決定了蒙古族游牧經濟形態(tài)的最初的自給性和演變的半自給性和依賴性。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正好與城市發(fā)展及其條件相反,對那些沒有定居的游牧民族來說,商業(yè)精神和商業(yè)資本的發(fā)展,卻往往是他們固有的特征。”

  (一)自給自足的簡單生產方式

  “史集”中記載,“12世紀的蒙古族部落分為兩群,即森林狩獵部落及草原畜牧部落”,從事狩獵或隨水草遷移畜牧的自供自給的簡單生產方式。11-13世紀的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和狩獵,但他們的經濟生活基礎顯然是畜牧業(yè)為主。以下簡單介紹古代蒙古族生活用品結構。

  (1)衣食方面,乳制品和畜肉是他們主要的食物,當食物不足時也會涉獵和打撈,甚至在食物嚴重短缺時會使用草根等充饑。他們用獸皮來制作衣裳,引用乳汁。“這個時候作為蒙古族一個部落的蔑兒乞惕人就食用了面粉。這種面粉多是從外民族地區(qū)運過來的”。

  (2)交通工具,森林居民通常會馴養(yǎng)類似西伯利亞鹿等野生動物,以便其飲食肉和乳汁,也使用滑雪板來馱載日用器具,當交通工具,雖然當時依然知道馬,但是馬通常歸貴族所有。馬是蒙古人的主要財富,沒有馬,蒙古人的經濟生活難以經營,據《史集》記載,成吉思汗曾說“從馬上落下來的人,怎樣才能站起來和作戰(zhàn)呢?如果站起來了,那么,步行者怎樣才能走進騎馬者并得到勝利呢?”,可見蒙古人對馬是異常重視的,通常以之作為衡量標準來判斷鄰近部落或鄰國的強盛程度和軍事實力。也就是說馬曾經充當過蒙古人衡量財富的一個標準。他們也用牛作為交通工具把牛套在幌車上,還有少數的駱駝用于交通工具。

  (3)居住條件,森林部落群主要從事狩獵,但是也沒放棄漁撈,他們通常居住在用樹皮和其他木料搭建的簡便的棚子里,從不離開森林;草原牧民有時候自稱為“有毛氈帳裙的百姓”。游牧狩獵民族不同于森林狩獵民族之處在于,他們擁有大量的羊群,再者,也是他們居住方面,游牧狩獵民住在“有毛氈帳裙”里,是一種覆以毛氈、易于拆卸的幕帳里,而森林蒙古人就很難享受到這種氈房了,由此我們能看出,游牧蒙古人的幕帳進化情況,即,森林狩獵民的窩棚;覆蓋毛皮的帳幕;有“領子”的毛氈帳幕;現代蒙古人的氈房。

  可以說古代蒙古人的經濟是自然經濟,一般等價物并未形成,更沒有貨幣,貿易也是以物物交換的簡單商品交易形式進行。然而,人的需要是無限的,蒙古地區(qū)究竟是被融入到國際貿易當中了。

  (二)商品交易繁盛時期

  (1)隨著蒙古帝國的建立和各方征戰(zhàn)、開建擴土,蒙古人與周邊民族的關系越來密切,“當時蒙古人生活中有一個重大的矛盾,一方面,他們以掠奪和襲擊的強硬手段從漢朝獲得必需品,另一方面,接連指派使者與漢朝聯(lián)系,力求與漢人建立正常的商業(yè)往來,用自己的畜產品交換漢人的糧食、布匹、瓦罐瓷器等等日用必需品”,這種矛盾對蒙古人的經濟生活有重大影響。

  不論在原始部落社會或者現代化社會,人的需要是無限的,在無限的人的需要和單一產品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介于這樣的矛盾使然,蒙古族不得不在戰(zhàn)爭間隙鼓勵商品交易。“蒙古族游牧業(yè)生產的產品單一性與人們無限需要的多樣性與層次性之間的矛盾,決定了蒙古族游牧經濟形態(tài)的最初的自給性和演變的半自給性和依賴性。成吉思汗被認為是重商主義者,成吉思汗的重商思想正是來自于蒙古人長期從事的畜牧業(yè)生產方式獨特性。”。

  (2)生活必需品結構方面來看,在居住方面:若干地區(qū)雖然多數牧民開始經營農業(yè)但還沒完全定居,他們在溫暖的季節(jié)還是喜好易拆卸的、輕便的蒙古天幕為住處,在人口集中并主營農耕的部分地區(qū)是以泥房子為主;交通工具方面:部分仍舊保持游牧生活方式的牧民普遍運用兩輪大車來作為主要交通工具,運載家什。俄國的運載馬車也經?吹,所以牛馬已經代替了駱駝作為主要拉力;飲食方面:使用蓄肉和蓄乳之余也播種黍米、蕎麥等。再加與漢人的貿易來往,在飲食和穿戴上已有很大相似之處。

  二、本文最終結論

  (1)游牧民族畜牧業(yè)經濟獨特性的結果。從蒙古人的習性來看,“悠久的游牧生活使得蒙古人養(yǎng)成了一種安于現狀的惰性”,在蒙古人眼里,畜牧是天理,蒙古人不應輕言離開草原故土,并且非常排除經商,認為經商是個最可恥之舉?梢娫诠糯晒湃嗽谟^念上排斥著商品經濟。畢竟,物與物之間的等價交換所要求的商品經濟發(fā)展程度比貨幣交換時期的發(fā)展程度的要求低得多。在這種情況下蒙古人對自己的最大的財產--畜牧產品的價值認識是缺乏根據的。

  (2)形成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商品交易以及價值觀。商品交易是以價值為標準的等價交換,而古代游牧蒙古族畜牧業(yè)經濟的特殊性決定了蒙古族商品經濟獨特性與依賴性。蒙古人的商品交易最初注重使用價值而自然而然的影響了對商品價值的準確判斷,“能體現畜牧和畜牧產品價值的等價物的缺乏以及在物物交換的簡單交換中參與的產品種類奇缺,倒置蒙古人對自己畜產品所付出的抽象勞動即價值無從判定,缺乏對價值的判斷標準。”,這也是在蒙古地區(qū)經歷了長期的簡單商品交換歷程而遲遲沒有形成固定的一般等價物即貨幣的原因。

  (3)現代蒙古族過度消費和盲目消費導致的消費結構不合理。在粗放型簡單經濟階段之所以使用價值占主要地位是因為人們缺乏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也就是說生產方式落后、社會分工簡單、日常必需品的供應不足,由此,人們?yōu)榱藵M足日常需要不惜代價進行不等價交易,在注重使用價值的同時也就忽略了對產品價值的正確判斷。例如:據歷史記載,“蒙古人用一車羊絨換一瓶米酒,一只羊換一塊磚茶”等,諸如此類的不等價交換屢見不鮮。所以,我們可以判斷,蒙古族商品交換的歷史摻雜了大量以使用價值為標準的不等價交換的歷史,以至于當今蒙古人的價值觀里還埋伏著很多過度消費、盲目消費的因素。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閱讀期刊:消費指南

  《消費指南》是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的、全國惟一消費顧問型月刊雜志。是國家質檢系統(tǒng)惟一面向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產品購買、使用建議的權威期刊。

SCI期刊